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二六节 两份奏折 (第4/4页)
,因地制宜,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 所以,实施的州刺史都是吏部上挂上号的,较为灵活的官员,以防坏事。 …… “为什么只讲佛法而不论道教,你身为朝廷重臣,须知道教乃我朝第一尊崇!”廷议上,礼部侍朗李景谌咄咄逼人地问。 韦晞倒是心平气和地道:“佛道简单易懂,道教相对复杂,需要有一定的内涵,嗯,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方好理解,或者是文化氛围。” 他开始夸夸其谈佛道的区别,“你若不推行之,怎么知道好不好呢?”李景谌质问道。 “我并不反对推行道教,我现在主张推行佛教,谁要是乐意推行道教,可以上折子,给大家表现啊,省得大家说我什么都抢了过来。另外,希望户部有足够的资金安排!”韦晞干脆利落地耍赖道。 顿时殿上官员齐翻白眼,严重bs他。 要知道唐朝道儒佛三教以道为先,道教圣人是李耳(老子),本朝皇帝也姓李,尊李耳为祖宗,所以道为先。 现在韦晞对外只讲佛不讲道,官员们就算是想支持他也不敢宣之于口。 但不支持他的话,对外战争由他主导时,若他推行道教时消极,大家也拿他没办法。 这种事情连武则天也不想沾,直截了当地交给李治皇帝裁定。 李治太了解他的女婿了,胆大妄为,常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国内充老实,国外可什么都敢做,好在对朝廷高度忠心。 所以韦晞得到了他想要得的东西,皇帝许他便宜行事! 他谢主隆恩后,通知白马寺释法真正式启动“佛光普照”计划!(对外传法计划)各地的大和尚陆续抵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