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节 药店学徒 (第3/7页)
不像现在有各种机械,不管酷暑三伏还是寒冬腊月,都在院子里手工cao作,炒药手上烫出水泡、被熏得双目发赤都是常事。 不说别的,就拿中药饮品的“切片”来说,要切得厚度均匀,刀功必不可少! 而想练出手活稳重,出刀精细,练得腰酸背疼手麻是很正常的。 除了粗重活儿,中医学徒得学大量的医书,分三步走,首先,背诵浅显的入门医术,大夫把一些简单处理的段落告诉给学徒,也就是一些初级的教材,内容不一,先行背诵。其次,得背诵大本医书,例如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名篇,并听师傅讲解。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它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足足有九九八十一篇。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