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八六节 帝国军事会议(二) (第4/5页)
兵员,发凤、兴、陇、晋、庆、延诸州壮士,达六万之众,组建山地步兵师! 朝廷,真的是发狠了,足足六万人哪, 山地步兵师是冯小宝的说法,朝廷认可了他这种作法,以一万二千人为一个师,共五个师。 这还是第一步,还有可能开始第二步、第三步。 六万人俱到鄯州接受训练,归属洮河道行军元帅节制,粮食主要由通湟县提供(优惠价格购买)及外地支援。 鄯州,乃西宁一带,海拨二千米以上,而他们的训练将驻扎高山之上,尽量达到四千米高度,以适应青藏高原的气候和高原反应。 而接近吐蕃的各州军马,积极训练,还去凉州、甘州等地征调战马一万匹,均为河西大马,提供给各州军马使用。 据兵部的介绍,一旦出动,骑兵有十万之众。 …… 粮食,仅通湟县出产的粮食一年即有70万石(唐制一石是103斤),能够给军队极大的支撑,如果没有这笔收入,大唐兵部在仗还没打就纠集六万人集中,只怕支边的民夫要累到吐血了。 通湟县这一带出产大量牲畜,军队需要的rou食得到了较高的保障。 冯小宝上有奏折,指出光吃米面的军队是打不过吃青稞、牛羊和奶的吐蕃人,必须类似他们的食谱,才可以在高寒地带生存和作战。 “臣之军队,之所以能打仗,是米面管够,rou类较多,奶酪不乏,强壮过于吐蕃人,加上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