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六三节 观 (第4/5页)
副晚娘脸,象谁欠了她几十万贯的样子,大伙儿毫不怀疑杀伐果断的她等下会传来杖毙哪个倒霉家伙的消息。 因此大臣们噤若寒蝉,p声都不敢出。 贞观殿上愁云满布,独有老军头刘仁轨脸现微笑。 刘公仁轨,大唐第二代的名将(第一代是李绩、苏定方、侯君集),因救援新罗,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子、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此战给大唐海域带来近一千年的和平! 之后,他奉调吐蕃前线,几乎是他作为主将主持对吐蕃作战,冯小宝也曾在他手下效力,甚至得到机会,代为指挥大军演习。 所谓闻风知胜负,嗅土定军情对于老军头那是板上钉钉的,刘仁轨看到这幅图,比起殿里所有的人都知道得更多! 此仗,绝非李敬玄的手笔! 唐军端的是视死如归,打得惨烈至极,却又大阵不乱,可以看出唐军指挥得力,甚至能形成局部优势,李敬玄没那本事! 必是积年老将所为! 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依刘仁轨对吐蕃前线将领们的了解,李谨行或行,又或者是,冯小宝的参谋长荆东灵! 至于其他人等的指挥能力,还力不从心。 再仔细看图,用兵方式颇有灵气(只有刘仁轨看出来!)应该是荆东灵为指挥的可能性更大。 他的威望不足以控制大军,那么唐军最高指挥官是谁已然呼之欲出。 冯小宝! 刘仁轨自洮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