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_第四七七节 太平公主的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七七节 太平公主的好 (第3/4页)

:“我们家现在亩产180斤呢!”

    这不差啊,要知道唐朝平均产栗(小米)1石不到120斤,足足多了一半,韦晞伸起了大姆指!

    “怎么办得到的?”韦晞故意问起来。

    “你所讲的,庄稼要长得好,靠的是水肥,因此我就着家令到处找肥,又做引水工程,使用牛力耕种,亩产就高了。”

    “还有,我叫管家组织人手,往山上开荒上万亩,种起了药材,还有上千亩的茶叶园,因为是开荒所得,田地属于我们家的了!”

    “我们建设新农村,在原有村落边建设水泥房子,统统起建三层,安顿村民!”

    “所有的田亩和新村都设立了良好的排水、给水和道路工程,还修建起仓库,工程图还是我亲自拍板的!”太平公主骄傲得象只孔雀般。

    “再有,我们的佃农都确保了他们的衣食无忧,派驻医生,治理环境,先后有十余人当差当兵,上百人次还上了我们的职业培训学校。”

    “真了不起!”韦晞对太平公主刮目相看,如韦晞此行到南庄,道路修得好,还有排水沟,已经极了不起了!要知道,她这么做,在古代可称为“能k\'m员”了!

    古代的官员,要不读书读傻了,不懂俗务,要不就是无为而治,政令不出州县城门。

    许多县城,顶多就是县衙前一条街象个样子,县官大老爷们对什么街道卫生、农村生产根本不管不顾,照样升迁。

    “我家的太平,做得真是不错,朝廷的中书令都不如你啊!”韦晞宠爱地抚摸着太平公主的脸,十六岁的太平公主,正如一朵怒放的花卉,灿烂美丽。

    ……

    到达已是中午时分,别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