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86节 (第6/6页)
来的。” “这跟你岳父有什么关系?”温润都惊讶了:“这八竿子打不着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呗!”许攸苦笑了一下:“你知道的,我那岳父的同知官职,是经过关系,捐来的。” “啊?”温润果然皱眉了。 捐官的制度古已有之,在本朝更是很普遍的一个升官制度,为的就是补充国库里不足的银钱。 不过,只有虚职,也就是名头好听一些,给人一个好出身而已。 捐官时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 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 但是只能是虚职,不参与政务,且出身一定要“清白”。 至少表面上不能说是流氓,无赖,盗匪什么的,只能说是“能人异士”。 且在本地有起码三十年的居住时间,有官员举荐,有乡绅联名作保,证明此人不是什么冒名顶替、穷凶极恶之辈,就可以了。 最好是有点功名,秀才最低,举人最好。 这一点,温润十分符合要求,但是他没那个当官的心思,但是许攸的那位岳父大人可有呢,故而许攸的岳父大人捐了个同知的官儿。 按照捐纳制度,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而且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及穿官服的待遇。 自然没有了限制便意味着买官的人就多了起来,可是这官职是有一定的数量的,毕竟有官职就代表着需要支出俸禄,若是同等级的官职设置的多了,每年需要支出的银子便多了。 那就达不到赚钱的目的,反而是赔钱了。 可即使如此,卖官对于朝廷的国库来说也是笔只赚不赔的买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