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二百一十三章 中美商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中美商约 (第3/7页)

海滩之后,原本被地主和粮商把持的粮价,瞬间下跌。这些人倒闭与否,余生管不着。当他看见众多穿着破衣烂衫,额的皮包骨头的老人和孩子,都在排队购买他运送到上海滩的低价粮食时,他便觉得自己做的还算是正确。

    当然,为了防止有人恶意购买,蓄意破坏。每个人购买的数量都有定额。玉米面每人限购十斤,白面每人限购五斤。不是没有粮商找人砸场子。可是这批粮食,本就是军统中人用来平抑物价,安抚民众,为戴笠在老蒋面前邀功请赏的。哪里会容人破坏。但凡是想动手的粮商,几乎都到了霉。只有愿意主动将利润吐出来、把粮食价格降下去的粮商才有一息生机。

    而不得不说,这个时代中国人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效率,实在是比不上美国人的大农场机械化生产。中国的粮价和美国人相比,实在是高的离谱,即便是余生为了避免把中国的粮价完全击垮,故意定了个利润丰厚的价格和中国原本的粮价持平,仍旧在几天之内,就将一船粮食全部售罄。赚了个盆满钵肥。

    此时的报纸上,已经有了关于余生运粮的评价。评论的倒还算是公允。没有抹杀余生的功绩,也没有过多赞扬。只是评论道——这种求援于外的事情,并不宜多。做一次两次尚可,一旦做的太多,或者超出粮食这个范畴,延伸到其他领域。很容易冲垮中国自己的工商业体系。

    这一句话说得极是聪明。几乎将《中美商约》施行后的情况一语道破。而中国的商人,也是极聪明的。余生运粮,他们并不反对。低价的粮食,可以让他们以较为低廉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