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散佚典籍 (第3/7页)
的馆阁体楷书,并精通中国山水笔墨丹青,能用白描的手法,绘制精丽工致的山川器物和人物肖像。精通装裱,并能找来明代的纸张,而且精通仿古做旧的技术。 不要说是后世的人,即便是国学大师遍地的民国,能同时做到这几点的人,也几乎没有。即便有,也是声望和学识隆重至极的大师,估计没有闲情逸致来造《永乐大典》一个单册的假。 当两个专攻古籍文物鉴定的少年,基本断定这一册《永乐大典》是真品后,围观的众人便发出阵阵惊呼。《永乐大典》的名声太过响亮。数百年的散佚和流传,虽然让《永乐大典》损失惨重,但是,却也名声在外。 《永乐大典》是燕王朱棣在谋权篡位后,为了收拢文人心思,而编纂的一部集中华古典文明大成而成的旷世巨典。中国古人有三不朽,分别为立言、立德、立功。编纂大典,纯属永乐帝想要在后世博一个好名声的立言之举。 不过,由于是皇帝亲自关照,这部大典编纂的也极为用心。虽然后世失传了大部分,但是根据已有资料推断,此书约有三亿七千万字。字数之多,更新之快,质量之高,完爆后世的任何一篇以口水主要内容的网文。 《永乐大典》共有六十卷目录,全书两万两千九百三十七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据估计,汇集了古今图书近八千余种,其中还有不少在后世已经失传了的古书。所以,后世英国人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称《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可惜,数百年以降,万册《永乐大典》只有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