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二百三十五章 辛德勒和阿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辛德勒和阿蒙 (第4/7页)

判,简直就是剥皮剔骨,一点油水也不留。

    辛德勒和阿蒙的不同之处,在于辛德勒能从这些教化之中挣脱出来,虽然有挣扎,但是那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明显将其心中最后的防线击溃。从此善念觉醒,开始了对犹太人的拯救。这种善念的觉醒极为难得,在一群将犹太人的生命视为草芥的德国军官中,显得孤单却有力量。

    而阿蒙没有这个挣脱原本教化的力量。他是那个时代德国人最典型的军官。对内极有素养,对外杀伐决断。是善行与恶的交汇体。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经过搜查后,德国士兵发现了白天躲在窗帘后的一群犹太人,冲上去一阵扫射,黑暗楼道里不停闪着刺眼的白光。而在这充满了血腥味道的场景中,一名英俊挺拔,富有气质的德国军官用犹太人留下的钢琴,饶有兴致的弹起了曲子。

    钢琴曲的节奏急促而优美,和密集的机枪扫射声构成了一道“完美的合弦”,两个德国兵闻声而来,讨论起弹奏的是巴克还是莫扎特。阿蒙在楼下仔细聆听士兵们的扫荡。随后,镜头拉远,以上帝的视角看向静静的城市。城市的建筑中,无数刺目的光亮闪过,枪声与钢琴曲完成了完美的二重奏。

    这个细节其实很容易理解。由细节到广远,视角的转换,代表着由具象到抽象,由个例到普遍。两个讨论音乐的士兵,和弹奏钢琴的军官,说明这一代的德国人,有着良好的教育。虽然两个士兵并不精通音乐,但是,却也有常识。比他们高一级的军官则有良好的音乐素养。

    而从电影的暗示中,可以鲜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