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黄河大合唱 (第5/7页)
,我们向着黄河,唱着我们的赞歌。 为了保持《黄河大合唱》原本的味道,余生并没有将这部杰作译为英文。毕竟,不同的文化,文字转换与翻译中,总会让原味流失。如同被人加工过的斯帕姆午餐rou,无论如何也是赶不上牛rou的味道的。 余生所采取的方式,是将汉语和英文,同时显示在银屏之上,而银屏之上,除了字幕,还有他苦心收集来的,各种各样中国人抗日与劳作的影响。 其中,还以蒙太奇的手法剪辑进去黄河奔流,壶口瀑布水势滔天,浊浪排空的影像。这样,不但可以保持原作意味不失,而且,还能让在座不懂中文的人听懂作品之中的韵味。 朗诵之后,便是澎湃浩歌——“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其实,无论是管弦乐序曲,还是接下来的两章《黄河船夫曲》和《黄河颂》,都比较好排练。后世的音乐会录像中,余生也常常听到。自然知道最佳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