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一百八十二章 黄河大合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黄河大合唱 (第3/7页)

余生看来,也不过只有《黄河大合唱》一部而已!

    这部《黄河大合唱》,原本脱胎于光未然所做的朗诵诗《黄河吟》。一九三八年,日寇进犯,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着一对抗日爱国青年,从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山敌后抗日根据地。

    自古黄河难渡,这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在流经黄土高原时,裹挟泥沙而下,虽然造就了黄河入海口的肥沃,与面积的迅速扩张,但与此同时,这条河流的泥沙沉积,也让这条河数次改道。每到雨季降临,洪水决堤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

    而每一次黄河改道,或者决堤,从上古,至余生穿越到此的这个时代,都会造成千里泽国,灾民遍地。这些灾民,便是中国历史走向改变的又一股重要力量。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有数次大的变动,都与黄河有关。正所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所以,黄河壶口所在,蕴含的并不只是地势落差所带来的水流之力,还有深沉黯哑的历史洪流涌动于此。光未然感其力量,而作《黄河吟》。并在延安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

    正所谓,艺术总是相通的,能感其意味的,除了光未然,还有冼星海。不到一个月时间,冼星海便将黄河大合唱最终的定稿完成。这部作品共八个乐章,第一个乐章便是《黄河船夫曲》!开头,便是席卷天地而来的吟诵——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

    随后,便是模仿黄河船工号子的歌唱:“咳哟!划哟……乌云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