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一百六十三章 诱之以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诱之以利 (第2/7页)

都会有相应的规则在——或许人的青春时,总会需要一些让自己骄傲的事情,需要一些战胜其他人其他事的快乐。而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为奋斗。如同战马飞奔,意气风发。

    而这个主题,不仅仅是在后世中国人的网文中有,在老美的好莱坞,也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当斯皮尔伯格的《战马》一出,便立刻在上映的当天,即美国人的圣诞节,引起轰动。

    而有了这一番奋进的意味垫底,其后的电影基调自然是水到渠成。无论色调多么压抑,在战场上,便似乎总有那么一个飞奔的影子和畅快的嘶鸣。

    而余生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并不仅仅是体味到这一层意思。在余生看来,《战马》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延展开去。从上古人类开始驯化马匹建立骑兵,一直到战马逐渐被各种热武器、装甲车、机动化装备所取代。

    马这种动物,几乎见证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和战争史!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没有哪个能排得上名号的文明或者国度是不使用马匹,是没有骑兵的!即便是中国这种农耕文明的代表,也曾经数次建立过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这还不算成吉思汗建立的差点统一了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

    而即便在这个时代,马匹仍旧是战争所需的主要物资之一。虽然,在后世人的印象中,德国人大部分都是开着汽车或者骑着摩托车发动闪电战的。但实际上,在二战中,德国人的马匹数量一直保持在一百一十万左右!直到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所有三百二十二个德国陆军和党卫军的作战师中,只有五十二个作战师实现了摩托化,或者装甲化。比例不到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