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二百四十章 交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 交锋 (第2/7页)

   有了这个目的在,这种质优价廉的华人劳工很快便抢去了原本属于澳大利亚白人矿工的工作机会。一八五四年,维多利亚金矿区白人矿工集会,决定将华人矿工驱赶出矿区。随后成立的“金矿皇家委员会”,于一八五五年六月通过排华法案。

    这个法案不但对华人进入澳大利亚的数量进行了限制,而且,还设立了华人入境后的人头税。由于排华法案的正式通过,华人矿工的处境越发艰难起来,大量的财物被抢劫,并且无处申诉。

    而且,维多利亚地区当局还呼吁新南威尔士和南澳地区共同排华。一八五七年,南澳大利亚地区,和新南威尔士地区也先后通过了排华法案。

    这些法案直到十年后,金矿枯竭,才被废止。然而,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当一八七五年,金矿在昆士兰帕尔墨河被发现后,华人再次蜂拥而至。

    这些华人劳工知道机会难得,所以,不会放过每一盎司矿渣。正如当时澳大利亚人对华人矿工的描述——(他们)与世无争地在别人采过的金矿里挖掘矿渣。

    由于华人劳工的耐心与勤勉,这次淘金让众多华人劳工收益巨大。

    所以,冲突再次发生。一八七七年,澳大利亚昆士兰正式通过《限制华人移民法案》。甚至原本已经被雇佣的、与淘金无关的各大公司的华人劳工,也被逐步解雇。

    这一次的排华事件历久绵长,在一八八四年四月,维多利亚地区发生阿富汗号船只满载华人事件,被视为违规后,一八八四年六月,第二次大洋洲殖民区区际会议通过决议,决议规定——任何船只五百吨只准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