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一百七十六章 晚会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晚会开始 (第3/7页)

显然不可能所有的人才都集中于德国。欧洲各国,在经历过工业革命后,科技都有巨大的发展,教育体系也逐渐完备,人才辈出。希特勒想要力压一个时代,着实困难。

    在此情况下,德国人开始软硬兼施,除了原本就是德国籍的科学家,大量的外国专家学者,高精尖技术人才成为德国人的目标。德国人想尽办法,要让这些人留下来。

    而在一九一二年便考察过金属中电子运动、创造性地把普朗克的量子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概念结合了起来的丹麦科学家玻尔,成为希特勒的目标之一。希特勒把玻尔定为目标人物的原因,就是德国人在美国人的曼哈顿工程之前,便早已经开始了对原子弹的研制。并且,进度还比美国人领先。

    如果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德国人制造出原子弹是早晚的事情。只是进度的快慢不确定而已。但是,为了这个进度的加快与确定,德国人需要在微观物理学方面顶尖的人才。

    因为探讨过原子的结构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玻尔,在三十年代中期,便已经发现了许多中子诱发的核反应。并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很好地解释了重核的裂变。

    而原子核的裂变中,产生的巨大能量,则是原子弹制造的基础。除了经常和玻尔一较高下的爱因斯坦和普朗克、薛定谔,没有人会比玻尔在原子弹制造方面的研究更深了!

    因此,德国人开出丰厚的条件,软硬兼施的要求玻尔为德国人服务。不夸张的说,如果当时玻尔留了下来,那么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出原子弹的就不会是美国人,而会是德国人。世界格局就会与后世大不相同!

    而在此时,欧洲的反战与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