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_分卷阅读3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 (第3/4页)

翩翩,正端坐在玉案之前,抚弄台上凤尾长琴。另一人身材相当高大, 容貌却温顺可亲,单手持麈尾,随着音律轻叩掌心,一副陶然若醉的模样。

    熏风习习,暖阳融融, 婉转的弦音引来巧舌的雀鸟, 在亭外啾啾不止, 更衬得琴音悠扬,绕梁不散。如此一曲三叠, 曲声由急至缓, 渐不可闻, 当最后一声琴音也消弭之时, 那闭目聆听的男子轻轻拍了一下手掌:“好一曲。烂漫清婉,可引百鸟争鸣。”

    抚琴男子摇头叹道:“不如嵇叔夜远也。可叹,终成绝响。”

    嵇康引颈赴死之时,曾弹一曲,引得三千太学生同声请愿,无数慷慨之士甘愿替死。琴谱虽存,却再无一人,能与那绝世天才比肩。

    若是其他人在晋阳王府中如此堂而皇之谈起嵇叔夜、,怕是会引来非议。且不说嵇康之死乃是文帝手笔,世人还多有传言,此事与当时的司隶校尉钟会不无干系。而王浑故去的亡妻,正是钟会的侄孙女钟琰。如此尴尬往事,当然不会有人冒然提起。

    然而说话这人,正是王浑之子。因此这番感慨,听来就非但不失礼,反而有些痛失知音的拓落,更显得说话之人性情纯直,洒脱大度。

    那高大男子微微一笑:“茂深此言差矣。嵇叔夜遇仙而授,此等仙乐,也自该由他还与仙家。这才是一饮一啄,因缘果报。又何须为此惆怅?”

    这番话借用了志怪之说,又暗合佛理,让王汶面上露出了些笑意:“安期所言甚是。”

    面前这位高大男子,正是杜承杜安期,出身京兆杜陵。虽然门第不如王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