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0 (第2/4页)
通是没有那些名士的才干学问,但是留在并州的,毕竟疏宗和小士族居多,还真没什么特别出色的人物。所以他这个中正官,倒也做的得心应手。王、郭、孙氏皆有人定为上品,其下李氏、陈氏、贺氏、冯氏也有些中品,其余门第不够的,则轻飘飘落为下品。 面对这样的品状考语,不少人面上都有失落神色。郭通判的轻松,但是对于士人而言,就是起家官高低之分。是清还是浊,只这两个时辰,就落定不改。可是谁又有法子呢?不是出身高门,何来上品衔阶。如梁刺史这般走运的,终归还是少数。 “士人品评,还当如此。”过足了瘾头,郭通长叹一声,“使君那制科,未免流俗,怕是会坏了士林风气。” 这话,郭通早就想讲了。上次制科来的全是寒士,也就罢了。今次居然多出了些小士族的狂徒,也贸贸然参选!再小的士族,也是可以参加品评的,就算擢了下品,不也能为官吗?何必选这样体面尽失的法子?那些参加了制科的士人,他全都拒之门外,正是想让所有人知道,朝廷抡才之法,容不得如此轻贱! 他的话,也未尝不是座下众多士子,乃至他们身后世家的想法。面对郭通的诘问,梁峰一哂:“才有大小,品有高低。中正乃是为朝廷选官,自当慎重。制科不过是州郡吏治,何足挂齿?” 这话像是退让,郭通却皱了皱眉,总觉他话中有话。之前梁峰擢雁门太守时,选了郭刑,就让他有些恼火。不过雁门苦寒,又有胡马南侵的威胁,区区一个太守实在没什么好争。让给郭邢,也无不可。只要定品的权利握在自己手中,还怕他这一脉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