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4章 (第2/3页)
:“廉老将军仍旧掌控着战场局面,或许只是表面现象而已。你好好想一想,赵军屡战屡败,朝堂君臣知道廉颇的策略,可是前线的将士们却未必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赵军兵马的士气会降至何种程度,恐怕是谁也说不准的。再者,丹水防线看似牢固,可是面对天下无敌的秦国大军,区区一条小河真能挡得住吗?” “另外,四十万赵军全都挤在丹水一侧,保持被动防守的态势,一旦被秦军集中突破一两处要害,再实施迂回包围,势必会引起全军恐慌。到时候兵败如山倒,人多反而会成了最大危险。” 赵亮毕竟有着两千多年的知识储备,随便一两句分析,立时令赵琦也犹豫起来,她琢磨了片刻功夫,问道:“那依你的意思呢?” “说心里话,我是比较赞同赵括的想法的,”赵亮笑道:“尽管这家伙打仗不靠谱,但是毕竟读了那么多年兵书,眼光还是有的。” “哦?此话怎讲?还请赵兄指教。”赵琦虚心问道。 赵亮不慌不忙的回答:“此次长平大战,赵秦两国都是兵力尽出,摆下了一决雌雄、不死不休的架势,正应了赵括所说的兵法中那种‘狭路相逢、两强相争’的局面。而古往今来,像这种牵动国运的大会战,凡是示弱退守的一方,往往容易将战场的主动权拱手让给敌人,而自己陷入到被动挨打的恶劣境地,直至彻底崩溃。” 赵琦沉声道:“也就是说,廉老将军有可能错了?” 赵亮点了点头:“他又不是什么天下无敌的战神,怎么就不可能犯错呢?廉颇手上握着四十五万大军,与秦军实力不相上下,却连一点进攻的勇气都没有,白白的助长了敌方的气焰,更令全军处于日夜防备、提心吊胆的环境之下。反观秦国人呢,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