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从天行九歌打到秦时明月_第36章 何为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何为法 (第2/4页)


    “相国大人,您还记得当年的事情啊!”

    却见吕不韦,放下茶盅,一脸和蔼的笑道。

    “老夫当然记得,这次你来秦国,你就别想回去了。就算你家那个老不死的,也别想老夫放人。”

    墨无痕闻言一脸蛋疼。

    最怕的就是这个,果然还是来了。

    对于吕不韦骂荀子的事情,墨无痕也不以为意。

    因为吕不韦与荀子两人私交甚好,虽然背地里都在骂对方。

    。。。

    这里插入一个回忆

    回到十年前

    当年秦庄襄王病逝,吕不韦被封为摄政仲父,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当年吕不韦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齐国,想将荀子这个好友请出山去辅助秦国。

    结果当时荀子已经没有那种雄心壮志,无情的拒绝了吕不韦。

    吕不韦无奈将目光瞄向了当时年仅八岁的无痕,当时无痕在整个儒家天天干着杂活,美其名曰锻炼身心。

    具体对话如下。

    “无痕,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法?”

    吕不韦本以为自己问的太过深奥,刚想换个话题,却见墨无痕说道。

    “法,人之度也。有法可依,人之行也。法之道,不在于其严,而在于其变。

    不变之法,终为末法。善变之法,则为真法。故,创新者生,守旧者亡。以法治国,辅之以仁,则法可存,民心可依。”

    吕不韦听到这段话当时是不知道有多么的震惊。

    这样一句话,概括了法的真谛,讲述了法的本质。并且还初步概述了如何将法与仁并存。

    最重要的是,这句话是出自一名八岁幼童的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