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谁敢比我惨! (第4/7页)
着我家的田还我的债,你想的忒美了点吧。” 等等,让我想想先。 韩艺立刻从脑海里面搜索这方面的信息。 突然脑海里面冒出三个字来---均田制。 因为现今唐朝建国不久,人口稀少,但是土地多,唐朝的版图可也不小呀,朝廷为了发展农耕,于是采取了均田制。 均田制,顾名思义,也就是土地平分,这是一种防止土地兼并的方法。 官方出台的政策是,十八岁以上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就是朝廷的土地,人死还田,永业田就是私人的地,是可以传给子孙并且自由买卖的。 当然,这只是官方说法,一般听听就是了。 实际上情况又不一样,在地多人少的乡村,每个人可以分到一百亩地,但是在地少人多的地方,那就没有这么多地了,比如在关陇地区,那里人口众多,而且大家族全部集中在那里,每个家族良田千亩,故此每个丁男只能分三十亩地,还没有永业田,因为那里的田除了朝廷拥有的,几乎都是在关陇贵族手中。 扬州虽然比不上关陇地区,但是人口也是非常多,算得上一个大城市了,所以扬州每个丁男只能分得土地四十亩,这四十亩地是朝廷的,你只能耕种,不能买卖。 其实不管怎么样,百姓手中的地肯定不能多,哪怕有再多的闲地,因为如果每个百姓都有百亩田地,那谁还去帮地主们干活,那不都成农夫了吗,这是很不科学的,宁可地闲在那里,也不能多给百姓一亩土地,这就是地主们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无法阻止土地兼并的道理,不是地不够多,而是人不够多,没有奴隶,哪来的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