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百二十. 欧洲国家 (第4/5页)
,瑞士山民召之能来,来之能战,而且每每战胜。其后,瑞士军队因骁勇善战而成为其它国家争相结盟的对象,有了一段并不愉快的战争史。19世纪时,瑞士从过去的挫折中懂得了武装中立的道理,把全民皆兵制度发扬到极致。瑞士宪法规定,男孩子到了18岁,就必须到新兵学校报到,领到军服和步枪,从此开始了持枪史。20岁到4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按期义务服兵役,在此期间,枪一直伴随着他们......” “无论是德国,还是英国,进攻瑞士,必将得不偿失。”蒙哥马利叹息了声:“即将德国装甲师开进瑞士,也不得不蒙受最沉重的损失......” 的确和蒙哥马利说的一样,任何国家企图占领瑞士,必然会付出惨痛代价。中立——是需要实力和本钱的! 非但有足够的实力,而且瑞士政府非常“聪明”,知道如何在战争中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德国宣称所有以德意志人为始祖,即使在德意志版图之外也是德国人,所以他们称瑞士人为“在瑞士的德国人”。民族主义者出版的地图上,更是把瑞士包括在第三帝国的版图之内。1941年7月中旬,瑞士情报机构的领导人瑞哥.梅森他得到情报说,希特勒在控制了整个西欧以后,已经打算进攻瑞士这个中立的小国了。他命令在德国的瑞士特工进行调查,反馈信息表明德军已经有六个师,其中有两个山地师已经部署在德瑞边界上,准备发动进攻。德国还炸毁了安内斯——拉瑞铁路,这是战争起来,瑞士反击的必经之路。 与此同时,德国就瑞士这么个弹丸之地,编写了一本85页的《瑞士军事手册》,如果希特勒不想攻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