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军事基地_三百五十九. K型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五十九. K型弹 (第4/5页)

恩斯特.亚力克森.冯.勃莱姆将军!

    骷髅男爵最先提出坦克威胁论,并总结出了一套对付坦克的切实有效的办法。而德国人也迅速开始重视起恩斯特的理论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协约国的坦克,德国人发明了不少办法来对付这些“移动的喷火巨兽”。

    当时的坦克目标大、速度慢、装甲薄,很容易被野战炮击毁。德军步兵在实战中发现,用于远程狙击的k型子弹可以击穿早期坦克的薄弱装甲,而且这种碳化钨芯的子弹能够用普通毛瑟步枪或马克辛机枪发射。因此从1917年春开始西线的每个德国步兵都配备了5发k弹,而机枪手则配备了整整一条k弹弹链。

    战争末期,根据德国最高统帅部的要求毛瑟公司还生产了一种穿甲能力更强的专用反坦克枪t-gewehr。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专用的步兵反坦克武器。

    尤其是1888年,美国一位名叫门罗的工程师发现,如果将弹头装药改为凹状,就可以提高爆破效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兵器工程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术。他们使弹头尖端与装药之间有一段2-3倍于炮弹口径的距离,这样空心装药在与目标直接接触之前就先行起爆,进一步提高了聚能破甲效应。

    因此可以说,目前这个阶段,德国的反坦克枪是最先进的。

    尤其是在面对日本人使用的“小豆坦克”,德国的反坦克枪可以轻而易举的对其造成杀伤。

    更加让人高兴的是,在德国人这次援助给中国的武器中,就有这么一大批的k型改良型子弹。

    如果当天换了一个人在南京的话,一定不会挑选这种子弹的,但当时在场和克略尔、汉娜交涉的却是王维屹:

    骷髅男爵——恩斯特.勃莱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