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五十六.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击战 (第3/6页)
,在“马克西姆-高尔基1号”东侧还设置了“巴斯季昂1号”要塞作为前瞻。所有要塞周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在山地部分更设置难以数计的暗堡、火力点,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而且设计者将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可谓万无一失。 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士兵比较特殊,除了普通的陆军外,还有海军陆战队和苏联内务部队,这些特殊部队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军官素质都很强。当时守城兵力约为100000人,但坦克仅40辆。 1941年12月17日,德军7个步兵师和2个山地师全面包围要塞,发起第一次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德军绕过“马克西姆-高尔基1号”,从要塞群西侧进攻斯大林要塞,但是毫无战果,由于2天前苏联海军陆战队在刻赤半岛登陆迅速粉碎德军包围圈,第一次攻防战以德军全面失败收场,而身穿黑色水兵服的苏联海军陆战队也获得了“黑色死亡”称号。然而由于克里米亚仍威胁德国南方战线,德军需不惜一切代价拔掉这颗钉子。 因此在哈尔科夫大会战爆发时,德军出动动第11军和罗马尼亚山地部队开始对刻赤半岛的苏军发起反击。由德第8航空军有效的协同作战,德军于4月6日再次占领刻赤半岛,在这次“猎雁作战”中苏军共有26个师被歼灭、170000人被俘,塞瓦斯托波尔的门户再一次大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