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第2/3页)
有差别。更遑论行走在外,身份不如许活的,皆要向她行礼。 许活内里心境其实发生了不小的转变,外人无从得知,只她自己体会。 但表面上,她一如从前。 高门出身依旧礼遇不如她的人,与她相交的寒门监生对她赞誉颇多,就连坊间提起平南侯府许世子,风评亦是极佳。 许活只能靠蒙荫,名声越好,对她将来出仕越有利。 当下,许活只要按部就班地学习,成亲后成为世俗意义上可立业的成年人,一年半载,最多不超过两年,她就能当差…… 这是计划中的顺序,计划外是,面圣十日后,崇文馆文书送到侯府,招许活入学崇文馆。 这完全出乎平南侯府的意料。 东宫有左右春坊,比照的是门下省和中书省,可以说是一个小朝廷,太子如若监国理政,左右春坊官员便可辅助太子处理政务。 崇文馆隶属于左春坊,是太子学馆,太子读书之所,也是宫中除陛下的弘文馆之外,另一藏书之馆。 而崇文馆学生定例二十,均是皇亲国戚及高官子弟,相当于伴读,日后若是太子登基,有这一段渊源,比其他官员更容易成为天子近臣。 不过太子已经二十八,早就入朝,第一批陪读的贵族子弟也已经在官场崭露头角。 当年,崇文馆的学生乃是景帝精挑细选的太子的伴读。 如今崇文馆的学生,年纪皆未加冠,学馆本身进学的意义更深一些。 今年的状元陆屿、二甲第九的李栩然都曾是弘文馆的学生,他们进了翰林院。另外还有两个学生,一个今年科举二甲中游的名次,一个通过武举入伍了,便空出四个名额。 崇文馆的学士皆是饱学之士,朝中文武大员时常去授课,即便不考虑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