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_分卷阅读18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8 (第2/4页)

不过是现在不想看罢了。

    马车摇晃着,出了驿站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速度就已是开始放缓。

    张公公凑到车旁只扬声说着:“殿下,再有半个时辰就要进入安和县。”

    安和县与山西相距不远,因不算临近边城县内百业也算兴旺,私塾、书院并不算少,而安和县县衙下开设的县学内,生员更是不少。

    太祖开国,几次修改置学目的,最终废弃了沿袭千百年的书院制,在各省各州开始推行官学制。

    童生时大半还会在私塾或是书院中就读,但一旦中了秀才,有了功名在身就可以进县学,在县学中成绩出众还可以进入府学州学,成绩再到出类拔萃的地步,就可以进入国子监。

    大明有一南一北两座国子监,不论能得进哪一所都算得上是无上的荣光。

    在国子监中可以攒学分拿毕业证,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会试,如曲清闻、曲清言一般入仕,灵活的很。

    所以这样一条求学入仕之路就直接替代了各地的书院。

    前朝中享有盛誉的几所书院因着这般国策制度,几经消沉乃至差点消亡。

    设在各县中的县学便算是最基础的教学机构。

    马车停在安和县县衙旁,朱瑾睿丝毫没有锦衣夜行、低调华丽的想法,排场虽然敲敲打打打的回了长安,到了此处他依旧是让张公公持他的手谕,直接找上了安和县的知县。

    安和县知县毛海峰是同进士出身,没能考入翰林院就在吏部补了差事,打杂打了四五年这才寻到了机会,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