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29.四手联弹(3/5) (第2/4页)
但要做到这点,需要多年苦练并要有天赋,初学者绝不可能一上手就单纯用钢琴演奏出一区天音。 四手联弹就制造了这个可能性,在欧美很多钢琴研究机构中,都认为这种演奏方式诞生于家庭之中。 十八九世纪的时候,几乎所有知识分子家庭都会培养孩子在钢琴方面的欣赏能力和演奏能力。 孩子太小,学习能力还不够强,钢琴全键盘对他们来说太大了,太难以掌控了。 于是有的父母就研究出了这种弹奏方式,比如最早的四手联弹专业曲谱,就是著名大师J-海顿所写,名字叫《老师与学生》,而关于这个曲谱有个说法,它的名字起初是《父与子》! 说起来四手联弹有点先进带动后进的意思,但这毕竟属于配合,配合需要默契,特别是如果不是演奏连弹专用曲谱,更是需要极度的默契。 男孩沉默的坐到钢琴前,苏菲坐在他旁边,在她坐下的瞬间,男孩身体颤动了一下,然后表情变得专注起来。 苏菲看着他伸出手,道:“我叫苏菲-马丁,你呢,我的搭档?” “曹雨霖,您好,马丁女士。”男孩略有些羞涩的伸出手。 松开手之后,苏菲又微笑着问道:“A大调奏鸣曲,op.18之5第二乐章,怎么样?” 这是比较简单的四手联弹钢琴曲,如果接触过这种演奏方式,那基本上都会弹这个。 “好。” 苏菲随身携带的IPAD里有很多钢琴曲的曲谱,她找到一个打开,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