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0 (第2/4页)
着下颌一抹稀稀拉拉的胡须道,说,道长有什么想要的, 尽管说! 凤华便理所当然地提出了一块银角的需求。 只要一块银角?富商又确认了一遍。 只需一块。凤华颌首, 随即又将遇见的那年轻农夫名姓与所住的地方告诉富商,委托他在大宛国境内的分号伙计们帮他还了这块银角。 富商随手招来一个长相伶俐手大如簸箩的年轻伙计,一一嘱咐下去了。最后笑了笑, 对那伙计道, 记得再看看那户人家缺什么,稍微弥补些。 那伙计立即很懂地应了一声, 三两下登上泊在码头的渡船, 与那船主说好, 将口信带给东胜神洲码头来接货的伙计。 这些行商做事,一环套着一环,人情谨慎, 凤华瞧在眼里只觉得稀奇。他坐在马车内, 掀开帘子见那伙计去了船头,便好奇地问富商, 贫道欠下的只是一块银角,还债时为何却要如此费周折? 宽敞的马车内放着一张尺许长的矮几, 几上放着三碟精致点心与一壶清茶。那富商坐在他对面,替他斟了一杯茶,推给他,又执壶替自己倒了一杯,这才笑吟吟接话道,道长你是世外之人,自是不懂这些人情世故。像我们这些常年跑江湖的,五湖四海八荒哪儿去不得,凭的是什么?难道凭的是一双脚吗?不! 富商啜了口茶,沉吟片刻,望着凤华笑道,虽说道长你今后也不一定用的上这些,但今日老哥哥就与你多句嘴,这做人啊,除了得有一对会察言观色的眼睛外,还得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你讨得人欢喜,人也会给你便利。就如同称秤一般,你便故意多放个一钱二钱的,也不损失什么,做人情也是这般。便拿你还钱作比方,千里迢迢的,你巴巴地当真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