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2824节 开口子改变环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24节 开口子改变环境 (第3/4页)

更多的是火力和铁轨,使用铁轨放置的敞篷运输车,少量的由畜力运输,多一些的则上小火车,更多的则是大火车。

    中国人仅用了一年三个月的时间,从北部海港“新禹州”(达尔文港)城建了一条单轨铁路到大分水岭西侧工地,距离一千五百公里,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有了铁路,能够把各种重型机械、物资、补给品和人员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工地,大大地加快了工程的进展。

    工程开展之后,整个帝国都很关心它的进展情况,皇帝、皇后、太子和各路高官都先后视察了工地,听取汇报,了解工程的进度,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比如皇后娘娘就很关心工程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情况,史可程汇报道:“我们采取了三班倒、人停机器不停的工作模式,工程人员分为三批,每批工作八小时,然后休息十六小时,每周休息一天,每半年可以休息一个月,用火轮送他们想去的地方。通过合理地调配人手,休息好,体力充足。”

    “由于工程人员收入丰厚,平均收入相当于帝国中产阶级的收入,且全部打入个人账户,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很高,由于加班有加班费,很多人都不想多休息,只想多干活!”wap..OrG

    “他们居住在板房里,伙食相当于海军灶的标准,顿顿有rou吃,经常有蔬菜瓜果吃,逢节假日还改善伙食!”

    史可程表示主要是工程资金保障到位,感谢皇帝与皇后的重视,有了钱,就能够让工程大力推进,保证完成任务。

    “至于工程的进度,采取了激励和竞赛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各工程队的积极性,工程进展很快。

    就这样,原计划十年的工程,只用了八年半就完成了,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