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百年不闻军令如山 (第3/4页)
的。再看这新来的郑相公麾下军汉精锐,由不得这些武官心中不急。 在场虽然有人欢喜有人愁,却是也只能出言附和,表示对郑相公的支持。这郑相公的背景众人皆有听言,东京童枢密与蔡太师亲信,可不是玩笑。 郑智说完,吴知府自然也要发言:“郑相公来沧州,实乃沧州幸事,诸位当竭心用力,不负相公,不负圣恩。” 经略府衙门与知府衙门本就是两个系统,却是又有许多职权的重合,宋朝官场便是如此,一地官员总是互相掣肘。 等到众人散去,一切还得靠郑智自己。 第二日大早,郑智便往城外而去,城内也是贴出了布告,经略府重金聘请木瓦匠以及帮工。 城外也开始大兴土木,先建军营校场,再建酒坊。 城内许多空下来的民宅也被高价收买,用来安置西军士卒的家属。 又过几日,经略府发出第一道盖有大印的公文。点检沧州境内所有士卒,厢军禁军配军,七日内全部到清河来汇聚,各县一并送来名册。 吃空饷是整个大宋军队中最常见的事情,包络小种相公也吃了一万多的空饷,虽然这空饷也是为了养兵,却也是违法的,无人追究自然无事,追究起来也是罪过。 郑智这般,自然就是要把自己治下的军队进行一个整合。还要重新制作名册发往东京报备,自己手下这些西军自然就要入了沧州军籍。 一道经略府文书命令,整个沧州都躁动起来,各地都头管事叫苦连天,私下自然大骂郑相公。沧州北面靠近辽境,堡寨七座,往南一些又有两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