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4章 门户之争 (第3/5页)
能参入逐鹿的群雄,却多不起于中原,而趋于四角。历史上,那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势力,大都是趋于四角。历史上,那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势力,大都是起于四角山川险固之地。先据有一到两个角,积累力量,继之以向两翼扩展,然后,向中原发展,进取天下。 秦、西汉、隋都是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的。由关中进取天下,以秦的统一开其先例,且其进取天下的历程亦最典型,西汉、隋的统一,大抵循秦之故辙,其根基在关中,扩展在两翼,决战在中原。wap..OrG 东汉刘秀则开创了由河北进取天下的先例。刘秀在河北脱离更始帝自立,先据河北、河内作为根基,次取河南,据洛阳,立为都,然后,遣将四略,平定四方,统一天下;今我朝廷正是占据了四角之中的河北,且我朝廷河北的后方还有辽东,乃是真正的后顾无忧。” 陈克复目光越来越明亮,“据河北一角以积聚力量,夺河东以安右翼,扩张势力,最后两面合围,决战在中原。据洛阳以为都城,再遣将四略,平定四方,统一天下。” 李奔雷听的也是大发感慨,“河北山河形势,足为英雄凭资。” 李靖继续道,“河北南北狭长,东、西山海夹峙。太行山既是西部屏障,又是与其它地域产生重大利害关系的地带。河北的这种地域形状及其与太行山的关系,遂使得河北呈现出三个层次:即以燕京为重心的北部,以恒山郡、河间郡为轴线的中部,以邺城为重心的南部。 河北呈现出的这三个层次,与太行山两侧的地理形势有很大关系。太行山与河北平行列峙,西侧有雁门、太原和上党等战略要地与河北的三个层次之间平行对应,太行山的几条陉道将他们联系起来,几处重要的关隘又扼守这些交通孔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