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_第675章 积水雄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5章 积水雄兵 (第5/5页)


    济水,发源于河东河阳郡王屋山上的太乙池,自河东入河南,再入山东,最后直到大海。在古代,济水是一条相当有名的河流,与黄江、长江、淮河、并称江、河、淮、济四大河流。古人称这种有读力源头并能流入大海的河流称之为渎,古代皇帝祭祀五岳和四渎,就包括济水。在隋代,济水为北渎。

    逆济水而上,在源头附近,正是太行八陉之一的轵关陉。济水与轵关陉连接,就是北通河东,中接河南、南通山东的一条超长通道。

    此时在黄河的北岸,济水的入河口处的芦苇丛中,正隐秘的潜伏着一支数量众多的船队。船队没有打旗帜,也没有如河北水师一般的在船舷上刷上船号。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船只聚集一起,有大号的带桅杆的平底运粮大船,也有着单面小帆的快船。甚至还有着众多的渔民们打渔的小渔船。

    此时此刻,这数量足有三四百艘的大小船只,全部都隐伏于入河口上游几里地的芦苇之中。

    而就在这入河口岸边,还潜伏着一片黑鸦鸦的军队。

    军旗平伏,战鼓不响。

    一队队的士卒全都伏在地上,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光是如此,就可知道,这是一支战力强悍、纪律森严的军队。尤其惊人的是,这支潜伏于此的军队,虽然并不是如北方军队中的士卒一般普通高大,反而看上去略显瘦弱了一些。可这些士卒人人目光坚定,更兼人人身披两层战甲。

    而且在每个人的身侧,还全都放着一支长约两丈余的精钢槊头步槊。

    潜伏的精悍士卒,双层的战甲,两丈余的步槊,凶悍的目光,无不展示着这是一只百战之师。

    (未完待续)木子蓝色的隋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