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第2/4页)
《18岁那年》的最后一场戏,金木没有写成“这只是黄路宁的一场梦”,这样对黄路宁很不公平,这场戏是40岁的黄路宁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上辈子,母亲就是这个时间过世的。 自那以后,他的人生才开始充斥着悔恨。 父母在和父母不在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在这一场戏里,黄路宁飞奔回家,在楼梯上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邻居们叫他慢一些,他都不敢听,耳边呼啸着风声,鼻腔中呼吸的声音十分清晰,大脑是空白的,心脏是忐忑的,因为不明白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可当他推开门,吹进屋内的风让窗帘散开,阳光倏然间倾泻在地板上,看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灶上炖着牛rou,咕嘟咕嘟香气满溢。 黄路宁不由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克制住狂奔之后的喘气,再慢慢走近厨房,推开门—— 门却自里面先打开:“早上刚买的牛rou,快洗了手来吃!” 母亲的手苍老却温暖,让黄路宁不由鼻头一酸。 最后一个镜头,穆迁给了窗外的阳光。 从这一刻起,这不再是一座充斥着遗憾的房子,而是黄路宁温暖的归宿。 …… 拍摄结束,穆迁却迟迟没有喊停。 跨越18岁到40岁这二十多年,陆煦演绎的黄路宁却不会给他任何不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