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_第3073章 察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73章 察今 (第2/4页)

“兼儒墨”的杂家核心思想,明显是取各家所长,任何把杂家定为某一家的说法,都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不过,既然是圣念论道,方运知道宗圣绝不会出如此简单的考验。

    《吕氏春秋》的末篇《市容论》,同样提到农事,而且提出了一个根本,那就是重农轻商。

    杂家号称“兼儒墨,合名法”,儒排在第一,可见杂家以及吕不韦对儒家的重视。但是,在对待农商一事,杂家比儒家更进一步,那便是“重农轻商”,而儒家是“重农抑商”,这是根本性的不同。

    在人族儒家气氛浓厚的地区,商人地位极低,被认定为贱业。在杂家气氛浓厚的地区,商人虽然地位比不上读书人,但也算不得贱业。

    所以,杂家虽然圣道驳杂,但正是因为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在许多方面还要超过原本的儒墨名法。

    这也是杂家在圣元大陆可以屹立不倒的根本。

    虽然杂家在吕不韦之后逐渐转向为官与政事,但也没有抛弃根本理念。

    方运稍作思索,便确定宗圣考验的是“重农轻商”之事。自己身为儒家子弟,若是贸然贯彻“重农抑商”,必然会落在下风,导致第一个考验就失败,一息惨败。

    关键方运在景国执政的时候,理念更接近杂家,而非儒家。

    “狡猾。”方运心道,这宗莫居是奇正并发,看似堂堂正正的商农之事,实则暗藏危机。

    如果不遵循儒家之道,而走杂家的重农轻商,也可以通过,但第一息考验就承认杂家圣道,对后面极为不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