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2章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第3/4页)
色,连礼部那些食古不化的老先生都无法认同方运这种独尊礼教的言论。 方运用沉重的语气道:“我问诸位一句,景国百姓对我们这些官员有没有怨言?” 无人回答,曹德安道:“回左相,自古以来,民怨不曾止歇,即便是孔城什么都不缺的百姓,也对孔城官员有些许怨恨。” 方运道:“不错。那么,百姓为什么会有怨气?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孔圣却早早给出了答案。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诸位同僚啊,孔圣说得多么正确,一个人只为利益去做事,别人就会有怨恨!官员只为利益去做事,不去管百姓,不讲仁义礼教,百姓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能没怨气?正如孔圣所言‘民无所措手足’。君上,请您复述完整的此句。” 景君轻咳一声,用清脆的声音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方运点点头,又对众大臣道:“孔圣已经说得明明白白,用什么判断治理国家手段成败与否?要用礼乐作为标准!礼乐不兴,律法即便再完善,也无法治理百姓。” 礼殿大学士林守岩轻轻点头。 吏部侍郎盛博源张了张口,最终还是闭上嘴。 他乃礼部尚书,儒家弟子,本身就深研礼之圣道,在方运要大兴礼教之时,若是出言反对,不仅影响自己圣道,同时也会得罪礼殿,这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 更何况,方运字字句句以孔圣之言为开端,虽然解释与一些大儒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