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_飒沓千里不留行 第十章 我要去上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飒沓千里不留行 第十章 我要去上学 (第4/5页)

下后。

    吴铭抬起头,问道:“徐小姐,能和我说说燕京大学的情况吗?我想了解一下。”

    “燕京大学?”徐珍珍愣了一下,又立即笑了起来,“你可处是问对人了,我就是燕大毕业的。”

    “这么巧啊!”吴铭苦笑了起来,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不都是这样吗,真应了那句话,无巧不成书。

    燕京大学,即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园。是20世纪上半叶四个美英基督教差会在北京开办的一所着名的教会大学。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进行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建筑群全部都采用了中国古典宫殿的式样。

    燕京大学的东西轴线以玉泉山塔为对景,从校友门经石拱桥、华表(取自圆明园废墟),方院两侧是九开间的庑殿顶建筑穆楼和民主楼,正面是歇山顶的贝公楼(行政楼),两侧是宗教楼和图书馆,沿中轴线继续向东,一直到未名湖中的思义亭,湖畔还有博雅塔、临湖轩。东部以未名湖为界,分为北部的男院和南部的女院。男院包括德、才、兼、备4幢男生宿舍以及华氏体育馆。女院沿一条南北轴线,分布适楼、南北阁、女生宿舍和鲍氏体育馆。

    “这个,徐小姐能不能谈点别的。”吴铭接过毛巾按在自己的脑门上,“对这个燕京大学的历史和地理我不太感兴趣的。”

    “好吧!”徐珍珍没有生气,继续讲着。

    从徐珍珍的讲述中,吴铭知道了燕京大学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是少数几个未迁址的大学,因为是美国教会学校,司徒雷登又当了校长,由他来对付日本人,学校并未受到影响,颇似一座“自由的孤岛”。而且这时期燕京,有最充足的外汇经费,有世界名望的第一流的学人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