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_飒沓千里不留行 第三十章 憧憬上海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飒沓千里不留行 第三十章 憧憬上海滩 (第1/5页)

    抗战时期,尤其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四年里,中国几乎是在孤军奋战。在正面战场上实力有差距,国民党为了振奋士气,便经常在北平、天津、上海等大城市里采用扰乱、暗杀、策反、恫吓等方式打击日伪。由于城市是国民党的中心和重心,控制较为严密,力量较为强大,所以在沦陷前夕,他们有条件做出较为充分的潜伏布置,在日伪严密控制的城市,也只有军统、中统这种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机构,才可能有较大的作为。

    毋庸讳言,军统、中统是特工组织,但在抗战时期,他们在反共的同时,也开展过抗日的特别工作,完成不少抗日的特别任务,对敌后抗战做出了贡献,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从1937年底至 1941年底的4年里,军统在上海的暗杀行动就有 150余次。刺杀对象,开始主要是各类汉jianian,少数是租界里与日伪勾结的高级警探,后来发展到不管军衔高低、对身着军服的日本现役军人“格杀勿论”。

    针对国民党对日本占领军和汉jianian的制裁行动,日本人以牙还牙,支持汉jianian李士群、丁默邨之流以及其他汉jianian流氓组织(如常玉清的“黄道会”等),以暗杀对暗杀,以特工对特工,镇压国民党的抗日力量。

    1938年底,早已投靠日本人土肥原贤二的原中统特务李士群,在上海搜罗流氓,网罗骨干,又派人到昆明邀请了原中统的丁默邨来到上海。

    1939年,日本当局以大本营参谋总长的名义下达了《援助丁默邨一派特务的工作训令》,丁默邨、李士群正式合流。他们搬进了由日本人拨给的位于沪西“歹土”(外国人越界筑路地区)的一幢花园洋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