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9章 (第2/3页)
像早朝那样正式,不需穿朝服,只换稍微正式些、能彰显身份的常服即可。 琼林宴在皇城之外的皇家花园举行,祝时晏溜溜达达地骑马赶到时,小宦官们已经快准备好了。 一个年纪极小的宦官似乎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场合,忙昏了头,简直不知道往哪走才好,一头撞到了祝时晏身上,只闻到一股极好闻的花香。 祝时晏倒是眼疾手快地扶了他一把,好悬没叫人摔着,随后让阚大伴找了个年纪大的,将这小孩引了出去。 被牵着离开时,那孩子还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 “怎么这样小啊……”祝时晏原本活泼的心情又有点不好了,“看起来才十岁吧。” 他幼时生活在西宁府,十年没离开过那个小城,对外面的了解不多,也只有这些时日文书上的只言片语。 而那短短的一行字,可能就是无数家庭的家破人亡。 “陛下莫要自伤。”阚英清楚,像这样情绪大起大落,最是伤身,小心地扶着祝时晏走进厅内,“如今朝中大臣正想主意,今年的黄河春汛,或许会好些。” 他话语苍白,只是徒劳的安慰。 祝时晏抿唇。 他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春汛在即,的确需要早做准备,现代有先进的技术支持,治理黄河都不那么容易,更何况古代?一时之间,能想出的方法倒是不多…… 得在早朝问。汪娘娘诞下一子,根据先帝生前旨意,赐名为祝琮。 琮,瑞玉也,《周礼》云: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先帝对这孩子的期望可见一斑。 第二日的早朝,祝时晏借着袖子的掩饰,悄悄打了个哈欠,棉甲之事不需要cao心,教材编书也走上了正轨,只等叫燕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