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6 (第3/4页)
“成王殿下这是什么意思?我兄长如今身在交州,对金陵之事鞭长莫及。登基大典事务繁多琐碎,还是自己拿主意的好。” 谢烜这个时候拿这封奏折来,意思不言而喻。 只要他兄长随口说上一句奏折里哪一处需要修改,就算是承认了谢烜登基的合理性,一场大战即可消弭,还未尽数掌控的大半江山也能很快安定下来。 做梦呢吧? 像是知道苏俨敛所思所想,陶懿忙不迭的道:“殿下说了,朝中兵马泰半是老定国公的旧部,父死子继,兵符就放在苏相手中并无大碍。苏相若不放心,如今朝中枢密使一位空缺,与丞相之职并行亦可。” 一番话虽是朝着苏俨敛的方向,目光却灼灼的看向主位上的人,十足热切。 齐朝的规矩,枢密使主掌军机要务,可调动全国兵马,论品阶只在丞相之下,轻易不授于人。 齐朝建国两百余年,从未有一人身兼两职。 因为一般而言,绝没有帝王会蠢到将举国权柄托付一人,也没有哪一个权臣,揽权能揽到这样丧心病狂的地步。 这是谢烜能拿出来的最大诚意。 面对着陶懿灼灼的目光,苏俨昭却只是安抚般的点了点头,开口送客;“今日天色已晚,陶大人先去休息吧,来日有了结果本相自会遣人知会陶大人。” 没有明言相拒就代表有在考虑,陶懿爽快的告辞,径直出门去了。 “兄长。”眼见着那人连背影都瞧不见了,苏俨敛轻轻唤了一声,适才陶懿的话一直萦绕在他耳边,说不意动是假的。 左右江山是谢家的,只要地位权柄还在,性命无忧,谁坐宣政殿那把椅子跟他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