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土地兼并(五)官绅优免和投献 (第2/8页)
那万历三十八年的《优免新例》又怎么说?直接把优免数额提高了十倍!” 李之藻却还是不肯认错,继续辩解: “陛下,这《优免新例》在《大明会典》和《神宗实录》里都无记载,若真是推行天下,如此重大变革,又岂会不载于实录和会典之中?这新例当是只试行于南直隶常熟、松江等地。 “况且即便按此《新例》,所免除的也不过是田亩对应徭役税,一品官所免份额也不过三百石。便是直接把这三百石换算三百两银子。作为官俸发给一品官,又怎能算多?”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果然是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 李之藻这样的人物也不能免俗,自己是官员,便想方设法为官员优免特权辩护。 要是真按他说的,倒也不算错。三百两银子,即便按照一两银子等于五百块钱来计算。 一品高官一年增加十五万的收入,以后世的标准来看也不算啥。 企业高管年入千万都稀松平常,更何况一个国家最高级别的官员。 问题是不能这么死板来算啊。 朱由检板起面孔: “李爱卿,你真以为朕傻么?这规定上说的是优免徭役税,但实际呢?多半就是一千亩或一万亩田地对应的正赋也都被免除了。甚至在此数额之外的田地,也全都免除了!你敢说没有?” 李之藻一愣,正要说话。 朱由检不等他说出口,便抢着继续道: “你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 “嘉靖末年浙江巡按庞尚鹏便在奏疏中说‘切惟民间大患,莫甚于赋役之不均!赋役不均、实由于优免之太滥’。 “庞尚鹏也是高官,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