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文娱巅峰 第658节 (第4/5页)
接,非常生硬。 不看原文,基本上无法单独表达出什么意味来。 因此即便是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多不会故意为之。 这种情况还仅仅是硬凑格律诗。 毕竟格律诗只要选定了五言或者七言,随心所欲的按照平仄写出来就行了,相当自由。 而且,律诗还有挤韵、撞韵、连韵这些偷懒的规则。 所谓“挤韵”是指诗文中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干扰了韵美效果。 一般来讲可以错律,但不允许错韵。 而撞韵就是在不用韵的那句的尾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 格律诗,无论平、仄,一旦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撞韵。 例如韩愈的《七绝·初春小雨》中,那句“最是一年好去处。”。 “处”与韵脚“酥,无,都”皆是押乌韵,撞了韵,为平仄通押。 但这首诗,却让人感觉不到撞韵的弊病,整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挤韵就是在诗句中不是韵脚处过多使用同韵的字,读起来让人拗口。 比如王安石的《七绝·泊船瓜洲》。 白脚处的“岸”与韵脚“间、山、还”都为安韵,撞了韵。 而诗中的“江南岸”就是典型的挤韵。 但作者在白脚用“岸”字,因为“岸”字是浅意开口音字,也把挤韵之伤消于无形。 所以这首诗也让人感觉不到撞韵、挤韵的伤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