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二十五章 兴,百姓苦的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兴,百姓苦的问题 (第2/6页)

笑了笑,伸手抱住马恩慧,满眼春光。

    待至夜色静谧,马恩慧安详睡去的时候,朱允炆还在思索着,如何在这个时代,打造一条真正可用的监督体系,真正了解大明底层的疾苦。

    当官的,都会瞒报的。

    就以后世来看,电话、互联网如此发达,矿难死了几十个人,都有人做到不上报,何况是这信息传播极度落后的大明!

    地方出了问题,官员想要瞒报,可谓是一瞒一个准。

    山高皇帝远,没人管得到的地方,一个县令便可以肆意胡为,鱼rou百姓。

    而大明的百姓又都是老实的庄稼人,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哪怕是被人欺负的衣不蔽体,第一个念头也绝不是干掉狗官,而是去哪里要饭。

    走到历史的深处,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哀。

    在张养浩看来,百姓从未拥有过好日子,所以,才发出了“兴亡”感叹!

    若是在以前,朱允炆也只是品鉴下张养浩诗词的水平,可现在,自己是大明的帝王,需要彻底解决“兴,百姓苦”的问题!

    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领域,六千余万人口,其中问题重重,多数问题又都集中在了底层。从历史教训来看,封建王朝的崩溃,先崩溃的,多是底层。

    无论陈胜吴广起义,还是老朱去要饭,亦或是李自成失业,老蒋搬家,都是底层治理出现了问题。

    底层治理不好,就不得人心。

    没有人心,就没有长远的社稷。

    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

    朱允炆思考着,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