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5章 老李的春天(3) (第3/4页)
吧,朕也省点心。你做事,朕放心。” 沉默许久的沈溍,诧异的看了一眼陈则武。 上一次,会试之中,夏元吉成了陈则武的约定门生。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至今也没有决断。 如今,乡试在即,吏部又给了陈则武。 这让沈溍不由得担心,会不会再出几个夏元吉出来。 朱标显然没想到这些,他似乎有些累,转身坐在了宝座上,“陈则武,把那个折子,拿给李景隆看看。” 接过旨意,还没打开,李景隆就知道,这个折子,至关重要。 在折子里,陈则武把盐课所的所有东西,都写进了里面。其中,也加上了那句,举荐曹国公李景隆。 “这可是肥差啊。”李景隆心中思忖。 “皇上,这盐课所,是管着全天下的盐?”虽然折子里,写的很清楚,但李景隆还是忍不住再问一遍。 原先,盐的管理,名义上是在朝廷。 而实际上,却是在地方。 对于盐,地方有着极大的主动权。他们甚至可以决定盐的开采、盐的价格,甚至在一些地方,卖盐的都是当官的自己。 这样的结果就是,朝廷得了盐税,官员中饱私囊,而百姓却是深受其害。 陈则武提出的盐业改革,就是由朝廷试压,让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官员们,无利可图。把利润,压到最低。 朝廷掌握百分之百的盐税,而百姓也可以吃到官盐。 久而久之,朝廷再稳定盐业的同时,也可以极大的增加朝廷的收入。 这些,也有一个问题所在,那就是十分吃皇帝的圣明与否。但有一点可以保证,那就是没有皇帝,会对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