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4  (第4/4页)
九龙夺嫡这一历史上最出名的夺嫡事件。    这事不论,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在立嫡长子之后还给了嫡次子不切实际的妄想,于是乎,又造成了两子相争的惨剧。    就算太上皇不在上头看着,天子都不会选择嫡次子,更何况祁元询的身后其实还有太上皇的支持呢?    如此一来,在二皇子妃遴选期间,四月十五大朝之时,又有人请立皇太子。    天子的口风终于松动:“众卿之前所上的表,朕俱都看了。建储是国之大事,朕不会私自决断,自然也不会轻忽。只是如今乃即位之初,朕有诸多大事要办,卿等所请,还是姑且再缓一缓吧。”    这意味着什么?    一同上表请立太子的时机到了啊!    能有哪一件大事,比国之储副的确立还要更大的?    天子只要能立太子,就是对臣民广施恩泽了!    是以之后数日,朝堂各部、宗藩诸王、各地臣僚,俱有上书请立皇太子。    先是文武群臣以“皇太孙为圣嗣之长嫡,禀睿德之重华”为由请建太子;又有郑王祁元詝、秦王祁元训等上疏请立皇太子;此后文武群臣再次上疏,言“皇太孙以嫡以长,既明且仁,德缉熙孝,友兼至诚”,乃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如是者三,五月初一,天子终于下谕,立嫡长子为皇太子,并命礼部卜算好吉日上奏。    除此之外,又令一旬之后,开始宗室考封,其中准备,仍是礼部要做。    文武百官自是欢喜,对于他们来说,能说动天子立储,实在是做了一件于国有利的大好事,心中甚是欢喜。    乾圣帝退朝后,没回乾清宫,而是径直去了坤宁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