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 (第4/5页)
清高的读书人,新学的人就好好的读新学,研究数学,机器,物理等等,制造更强大的机器出来,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和科技,这不是挺好的嘛。 没必要再去火上浇油,而是要让双方都按照原本的轨迹继续走下去。 “臣以为朝廷应该大幅度的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以便让更多的学子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有能够向天子效力,为君王尽忠的机会。” “同时也应该严厉的限制新学的发展和扩展,应该将部分的新学学校转为传统私塾的书院,用于传播儒门正道,而不是旁门左道。” 这个大臣语不惊人死不休,提出了两个意见。 一个是要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因为现在的科举考试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虽然相比起新学来,旧学貌似发展的并不大一样,但事实上是大明变得赋予强大起来,大明人的生活更加富裕了,这读旧学的人比起以前来那也是多了很多倍。 读旧学的人更多了,然而科举考试的名额始终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和扩大。 以弘治三十三年的科举考试来说,前来京城参加会试的人数多达2万多人,而名额却是只有500多个,这个竞争压力就非常非常大了。 至于乡试的时候,各省的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的卷,竞争压力非常大。 一个省乡试中举的名额往往只有100多个,有些人口少的甚至于只有几十个,而每个省都有成千上万的秀才参加乡试,其中的竞争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想要考上举人再中进士,这个概率已经低到让人发指的地步了。 这如果考不上举人中不了进士,读旧学的意义就不大了,一辈子到老就是一个穷秀才,就跟文征明差不多。 新学这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