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8章,高考2 (第2/5页)
是没有做过的题目,能不能考出好的成绩了,这就纯粹就看个人的天赋了。 而且为了拉开分差,体现出水平来,新学的考试题目往往都是很难,不是偏难,只有那些有真才实学,天赋不错的学生才能够在其中考出理想的成绩来。 这也是刘晋的意思。 后世伴随着大学的扩招,大量的学生考入大学,然后教学质量并没有跟上,同时在大学生的就业安排上满也是完全市场化之后。 大学生就烂大街了,也不值钱了,很多其实都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在上面,不够严格,完全是放养的状态。 刘晋觉得其实根本就没必要有那么多的人去读大学,只需要一部分真正的天才去深造就够了。 这个比例控制在十分之一左右就可以了,也就是十个人当中只有一个能够上大学,这能够考上的自然都是真正的人才了。 所以题目要难,根本就不是后世那种的考试制度,要的就是筛选出真正的人才和天才出来。 不会读书的就好好的去工作,一样也是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也一样可以过的很好,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读书上面。 就如同现在的科举考试一样。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2万多人参加考试,只录取500多人,这是非常残酷的。 但这就是大明科举的现状,大明不需要那么多的进士、不需要那么多做官的,自然也就不需要录取那么多人。 更何况,只有录取的人数少了,才能够显得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也能体现出鲤鱼跃龙门的价值。 就像后世在高校没有扩招之前一样,能够上大学的都是凤毛麟角,真正的天之骄子,毕业之后也是包分配工作,都好单位,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