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5章,守旧派翻身 (第5/6页)
顿时一下子,整个朝野的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守旧派官员的势力大涨,而实干派则是遭到了重大打击。 内阁阁老,韩文、杨一清、杨廷和,韩文算是实干派的,杨廷和算是守旧派的,杨一清虽然是守旧派官员,但做事干练,算是中间走。 六部尚书当中,蒋冕、毛纪、毛澄、梁储都是守旧派的官员,只有钟藩、李昆两人是实干派的官员。 钟藩和李昆原本都是属于地方官员,因为刘晋实行吏治改革,地方官员只要干的出色,升迁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钟藩和李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升迁上来的,历史上两人可都是没有做到这个级别的,但现在随着吏治改革,做的出色,得到了刘晋的赏识,所以做到了尚书这个级别了。 这朝野上的势力对比就发生了明显的差别。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现象,其实说到底还是跟大明的官员选拔提拔制度有关的。 正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则之下,大明的高级官员人才储备池就是在翰林院。 而翰林院则可以算是守旧派官员的大本营了,出来的官员基本上都可以说是守旧派的官员。 故而即便是刘晋一直在打压守旧派的官员,但只要这个不变,这守旧派的官员就依然可以源源不断的出来,并且还往往都是手握大权的重要官员。 没办法,这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即便是刘晋和王守仁那也是在翰林院里面修过书的,不然也不可能提拔的如此快速,早早的就位极人臣了。 而实干派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