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61节 (第6/8页)
别说刘彻,得知刘挽精通各国的语言,无数人的视线都控制不住的落在刘挽的身上。真的或者假的,一试便可知。同方才一开始与他国两位使臣交流,且是专门按刘挽在大汉提出的要求,入鸿胪寺的人必须得是精通于他国语言的人一比,刚刚那一位的反应,不太够格。 刘挽如何流利的与两国的使臣交流,又是怎么摘取重点的传达到位,自不必说。高下立见。嘶,想刘挽做事一向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实在是想不服都不行。 某一位年轻的鸿胪寺官员,自刘挽出面后,涨红了一张脸的坐在一旁,羞愧不矣。 刘彻挑挑眉头,“朕怎么听说你在西南又开始折腾了?” 提及此,刘挽立刻道:“父皇知道西南和东北等地可以种植出多少新鲜的水果吗?” 不怪刘挽激动,她盼望能够实现水果自由盼了多少年了!努力奋斗三十余年,终于算是勉强达成,谁知道这种梦想达成是何等的令人欢喜。 当然,现如今的水果种类和后世比起差多了,那也没有关系,有几样算几样。 “待孩儿让人想法子做到保鲜,定让父皇尝尝最新鲜的果疏是何味道。”刘挽必须有目标,作为一个懂得生财有道的人,最重要是要捉住商机。 经营西域十余年,基本上商道互通,能赚的钱也都固定,再发展,交由别人来吧,朝廷设下的关税制度刘挽亲自把关多年,都已经相对成熟,想钻空子的人得费些心思。 况且,西域的各官员都是经过刘挽层层筛选出来的,想让他们成为贪官,怕是也得费些时间和精力。否则但凡有人流露出一丁点这样的意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