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_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5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56节 (第8/10页)

趁没成亲之前识得人心再好不过。”

    刘据在一旁附和道:“观萧家郎君当时的态度,并无意避讳。”

    无意避讳啥的,显然对刘据在那儿也不以为然。

    “据儿觉得,你三姐不喜欢萧家的郎君和别的女子有过多往来,是你三姐不能容人吗?”刘挽突然话锋一转,提出问题的同时,目光停在刘据身上。

    “那须得问问萧家郎君在不在意将来三姐和其他的男人过多往来。”刘据顺应刘挽的问题答来,言外之意叫刘挽听着笑了。

    “将心比心,以己度人罢了。”刘据补充上一句,不得不说,刘挽的教导算是相对成功的,毕竟刘据在震惊过后,顺应刘挽的思绪一想,好吧,确实男人们那点私心,仔细论无非都是对女子们的压制,并不合理。大抵若是女子们提出质疑,他们会回上一句自来如此。

    然,自来是自何处来?

    刘据有时候都会在想,世间的所谓规矩,定下来的人,初衷为何?

    如果大汉朝的律法,其中未必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尤其针对权贵们的种种特权,偏乱大汉的是他们。按刘挽一开始对他的教导,律法的意义为的是控制人之恶,人性之恶,权贵之恶,远胜于寻常人的恶,难道不更应该约束吗?

    刘据自然而然的想起刘挽和刘彻提起的律法问题,尤其是在针对平阳长公主在河东平阳强占民田的事宜后,刘挽无一不在向刘彻昭示大汉存在的种种问题。律法无存,国之威严也将荡然无存。

    对此,其实刘据这些日子何尝不是翻找书上的案例证明刘挽的正确。可惜,诚如刘挽所言,律法的起源,发展,至今其实何尝不是尚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