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两百六十七章 超时代难题 (第2/5页)
制社会当中,在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时,实在是无可厚非,难道非得要为了骨气连累家破人亡,才算是英雄好汉? 而自古以来的“奴籍制度”,却将这份“奴性”愈发的深刻下去。 汉晋隋唐以降,“奴籍”是一直存在的,到了两宋之时稍稍缓解,文人地位的提高、寒门士族的崛起使得百姓的思想得到解放,可是随之而来的便是崖山绝响、神州陆沉,整个民族沦陷于亘古的黑暗之中,那将将兴起的文明便彻底的泯灭在异族的弯刀铁骑之下。 明太祖虽然驱除鞑虏复我中华,可是采取的依旧是高压的政策治理国家。及至明朝末年内阁制度的兴起将民智渐渐解放出来,那一丝丝星星之火即将燎原,却又遭受到异族入侵之残酷统治…… 大清入关将近三百年,汉人就在大清的铁蹄下苟延残喘了将近三百年,脊梁断了、骨头软了、魂魄散了。哪怕民國成立了,哪怕抗日勝利了,哪怕新中國崛起了,可是中华民族的腿站起来了,灵魂却还跪着…… “奴性”是一种思想的桎梏,直接导致了中华文明传承的断绝。 如何解放思想、消除“奴性”? 这是世纪难题,房俊这个上辈子的小官僚没能力做得到,甚至找不到准确的方法。 但是他觉得,这应当从培养汉人的担当做起。 消除专制是不可能的,可若是每一个汉人都是堂堂正正顶门立户,这种“奴性”生存的土壤是不是会小得多? 细雨濛濛,微风轻拂,房俊就这么卓立在山路之旁,面色凝肃的思考着这个时代最最博学的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