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8 (第2/4页)
。 可不管是崇塘集镇乡间这一亩三分地上的父母官——李巡检也好,还是崇塘甚至莲溪周遭这陆路河运通南汇北都能说得上话儿的头面人物——钱运仁也罢。 也不管是为了对这两家本应以“义”字当头的商贾世家的恶劣行径而愤慨也好,还是单单只是为了被驳了面子而不高兴也罢。 其实李巡检同钱运仁真的甚的都没说,可以他们如今的身份,即便真的不高兴,又岂是需要多说甚的的。 光是李巡检在一次席面上摇了一回头,就已经有见机快的,二话不说,已是两只脚同时往这两块招牌上使劲儿踩了。 而且前赴后继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力。 绸缎铺同巾帽店刚刚略有起色的买卖虽则看起来并没有甚的明显的变化,可很快这两家铺子里的东家就都发现,这对外的交道,似乎越来越难打,这铺子里的买卖,也已经确实越来越难做了。 好些个已经打了一二十年交道的老主顾,一点儿预兆都没有,这买卖说断就断,说不从他们铺子里拿货就不拿货,带他们反应过来,都已经另投他家了…… 而因着巾帽店的东家太太虽则对外说是回乡探亲,实则其实完全可以算是被家里的老人派人带回去受罚来着的。 可不管因着为着甚的回的乡,钱太太少了个半斤八两的手帕交却是事实。 忽的意识到好像自从保婴堂开堂那天同李太太拌过嘴之后,这都进了腊月了,竟然甚的应酬都没有。 往日算是雪花片儿似的请帖,竟就这样绝迹了。 没了手帕交说说体己话儿,钱太太这心里头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自是要去庙里头进香算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