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_分卷阅读37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9 (第3/4页)

像是从头到脚换了遍血似的。

    好些个人家就此元气大伤,家道日艰,或是卖田卖地维持用度,或是分家析产丢卒保车,东零西落地就这么衰败下来了。

    要想恢复元气,没有个二三十年,怕再是不成了。

    由此可见,当年京口周遭确实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的打击。

    而文启家虽算不上甚的世家大族,在京口一地儿说实话从来不曾排上名号,却也不是甚的小门小户的出身,宗族势力在当地还算强大。

    依花椒猜测,一个中产之家估摸着应是笃定的。

    是以当大堂哥跟着方案首拜见当地世交,又由回事处大管事儿领着找上这家的回事处管事儿,求上门去,将文启家的宗族堂号告诉他听,人家当即就道他们京口原先是有这么一号人家的,三槐堂王氏。

    又赶忙请来了府中清客,其实就是还算有正经差事儿名头的帮闲,人家一听,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了文启家的宗族坐落、家族传承,还有族长族老的名讳来。

    与文启所说正好吻合。

    可饶是中产之家,在天灾面前依旧渺小脆弱的有如沧海一粟。

    大堂哥在给罗冀文启的书信中,只是告知文启暂且还没能给他寻访到家人,但他已经将这桩事儿托付给了那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清客了,他会帮着留心的。

    虽是清客,可人品能力应是过得去的,否则也不至于会被那样的世家大族招揽至家了。

    而且大堂哥已经同那位清客商量好了,还给他留下了家中地址。

    到时候但有蛛丝马迹,就会给家里头来信。

    只大堂哥一共写了七八封信,其中特地写给秦连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